热门图集

一群人感动一座城——记李大淮与他崇尚英雄公益的重庆团队
一群人感动一座城——记李大淮与他崇尚英雄公益的重庆团队
《为“战地之家”授牌  让英雄事迹闪光》
《为“战地之家”授牌 让英雄事迹闪光》
让英雄文化成为伟大时代的主旋律
让英雄文化成为伟大时代的主旋律
国家唯一认证的宣传英雄精神的公益网站《英雄文化网》正式上线!
国家唯一认证的宣传英雄精神的公益网站《英雄文化网》正式上线!

志愿军没有这样端枪的,影视剧最难改的通病

朝鲜战场留下了大量志愿军战士的持枪照,谁见过一张枪口向下的?连持枪动作都要搞穿越,对自己的历史都不尊重,怎么可能拍出抗美援朝的好片来。以后遇上这动作的剧,我劝诸位赶快划屏。

赴汤蹈火的33分11秒

在明星当道,流量为王的当下,一个明星带货,一晚上就可获利数百万。一切都在看资本的眼色行事,不过资本恐怕是不会看上赵旭这33分11秒视频的。

雄关漫道兵家行 1979.2.19

不懂得尊重军人,不懂得尊重牺牲军人遗骸的民族,何谈本民族尊严?(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说明他对遗骸所属国家的敬重。美军至今在搜寻散落在各作战国的美军遗骸,说明他尊重本国军人。共和国军人虽是义务兵,但起码的尊严应该有。)

凝聚各方力量关爱最可爱的人

来自崇尚英雄基金管委会的主任黄建锋和秘书长梁维学代表基金会向在场的退役军人赠发了慰问金,为退役老兵解决实际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为退役军人发放补贴,购置衣物和生活用品。

“杜富国伤残了为什么还能留在部队?”这篇回答很有力量

英雄主义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力量源泉。当英雄的榜样立在那里的时候,一支军队才会有澎湃不息的勇敢和顽强。而英雄主义绝不仅仅是危急时刻的生死抉择,它其实更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永远相信心中那团信仰的火焰,并愿意为之奉献全部,这才是这种精神的真正标杆。

越战日志1979.2.18

1979年2月18日,天亮了,我们把电台掩体修整成型,困乏袭来。这时,大家聚拢,共进早餐,走了一整天,没进食,这是我台第一次聚餐。

最长的一天 1979.2.17

1979年2月17日,对越还击战打响。每天都一样短长,当这一天特别难熬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一天特别长,夸张称度日如年。

致敬!那一抹别样的红

传闻画家为了巩固画作上的红色,往往会在颜料中加入朱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的血,就是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永不褪色的“朱砂”。致敬!这一抹别样的红。

越战日志 序 1979.2.16

夜还在,难寐,往事近事历历在目。作为一二二师子弟,四野四纵的后人,服役一二一师,父子同在四十一军旗下驻守南疆,既是父亲的愿望,也是我的向往。

不能忘却的2.17

每年,都有一个2月17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由来已有45载。1979年2月17日,在我国的西南边陲,发生了一场戍边战争。

活着就是幸福

周强,作家,退役军人,广东省湛江市人,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荣获三等功勋。蹉跎岁月几十载,尝尽人间甜酸苦辣喜怒哀乐。最喜欢的一句话:活着就是幸福。

45年的今天,中国政府向全国发出对越自卫反击战动员令!

这是一份中共中央1979年2月14日,正式向我军部队下达的中越战争作战的通知,它非常清楚的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当时它直接按程序传达到每一个中国老百姓中间。可以说它是新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全国发布的战争动员令,也是向越南的宣战。

血热血冷

对越还击战,转眼45年载,作为经历者及幸存者,之所以刻骨铭心,不是难忘那场战争,是难忘战争给军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关爱英烈亲属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烈属来说,别有一番思念在心头。对于为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习主席曾在新年贺词中深情叮嘱:“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

将军二三事——将军不辱命

在对越还击战中,四十一军前指、一二一师基指,没有遵循古训,而是遵守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不管自身有多少困难、多少危险,都坚决服从命令,上级指到哪,就打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