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民生轮船公司成立百年
郑东琴先生逝世一甲子
一、清水溪町庐前神秘老翁
少年时代,我家居重庆南岸下浩葡萄院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除了读书,闲时便爬上后面的汪山拾柴火、拣菌子、挖毛根……
让我难忘的是每每登山,离“一碗水”不远,常见一身体健硕、和颜悦色、穿着体面的老翁,衔着一杆长长的烟杆,在清水溪半山一座叫“町庐”的庭园朝门外石坎子前,坐下垫着一个用谷草编织的大蒲团,身边放着一古色古香的紫砂茶壶,不时渳一口,边裹叶子烟,边聆听摇曳松涛、边欣赏涧瀑飞泉。每当我们把满背干柴、半篮菌子、几捆毛根放在石阶前歇息,最喜欢听他那讲不完的前朝掌故、道不完发生近在咫尺的趣事轶闻。
白居易《涂山寺独游》、苏轼改江口村为龙门浩、明朝戴鼎筑九开八闭十七门、山下“觉林晓钟”“龙门皓月”占渝城明八景中两席、重庆开埠“立洋人”落脚龙门浩新码头、蒲兰田冒险闯川江,武昌首义、民国成立、袁世凯复辟,刘湘任四川省主席坐镇重庆、潘文华打开通远门拓城、涂山寺大法会盛况空前、重庆大学常务校长李公度埋在真武山,“七七事变”日本侵华、“8.13”淞沪会战失利、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宜昌大撤退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五三、五四”大轰炸惨绝人寰、蒋介石宋美龄马歇尔就住在上面黄山、龙门浩浩梁曾钓起千斤“腊子鱼”、抗战胜利亭子山开庆祝会、“九二”火灾烧毁了陕西路朝天门……
这慈眉善目、雍容富态,活脱脱像尊弥勒佛的老爷子,学问大肚儿里有讲不完的故事,他衣着干净朴素、口才好、声若洪钟。我和一众小崽儿听他那摆不完的老“龙门阵”成瘾,有时不拾柴火不拣菌不挖毛根,也爬上后山为的就是听老爷子讲陈古八十年那些有趣的亊。确实从老爷子那里淘了不少“学问”,在同龄人中多了好多别人不晓得的“知识”。那阵人小不敢探究老人身世,只知老爷子姓郑,我们跟着就近邻居喊郑爷爷,就是弄不清他是哪路高人。
退休后,决定“文化养身、撰文自娱”,干点自己喜欢、对社会有益的事。于是定向、致力研究生养我的故园--南岸龙门浩,一直工作生活的母城渝中的曾经和过往,将锁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里的记载,或书里没写、世人不知的名人轶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把采访耄耋老人的回忆抢救性整理、印证、撰写成文,串珠成链积淀成《故城遗痕》,以报效养育我的桑梓 。在史料钩沉、汇集中,终于逐渐弄清了郑老爷子那不寻常的身份背景。
二.郑卢联手创办民生公司
郑东琴、男,曾用名:郑贤书,(1882.4--1965.7)、永川人氏,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法政,追随孙中山,是与吴玉章、于右任、黄复生、熊克武、但懋辛、吴恩洪等交好的早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成立,郑东琴曾出任过资州、岳池、广安、南充、涪陵、合川、巴县等州县知事及重庆警察厅厅长。他勤政爱民、为吏秉正、治理有方、深孚众望、官声颇佳,合川人民给他建有功德碑。进入不惑之年的郑东琴,婉拒中央政府和四川省主席刘湘等的倚重,决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凭“实业兴邦”。
郑东琴卸下“官袍”,与曾经的部属、挚友卢作孚、合川人氏(1893.4--1952.2),(郑东琴1917年任合川知事时与卢相识,1919年出任重庆警察厅厅长时,诚邀卢至麾下任科员),本着“交通运输为各业之母”“畅航道、利天下”的理念,1925年10月11日,一批“志同道合者”,在合川岳王庙民众教育馆召开民生轮船公司发起人会议,卢作孚出任筹委会主任,郑东琴凭借自已的人脉名望出资找钱,名儒乡贤陈伯遵、郑礼堂、彭瑞成、黄云龙等带头筹款,资金还没完全到位,卢作孚便亲赴上海合兴船厂,打造70吨“民生”客货“小火轮”。
1926年6月,股份制民生轮船公司正式成立,卢作孚出任总经理,郑东琴被推选为董事长。
同年7月23日,首任船长(经理)陶建中,意气风发驾驶起家“民生轮”,开辟重庆至合川处女航,渝合线开通、朝野欢欣、深获民望、开局良好、运营顺利、收入丰硕。1928年初又从上海迎回新造吃水浅的“民用轮”,全年开通渝合航线,将“民生轮”调整开行重庆涪陵航线。
1928年夏,顺庆(南充)富商谭谦禄在上海建造的“顺庆轮”,航行至涪陵船被川军师长范绍增扣留,四处求人无果,在一愁莫展的情况下,恳请郑东琴出面调停。郑东琴曾在南充、涪陵任过知事(县长),于是利用声望人脉,通过协调借力、化解了矛盾。谭怕今后再生事端,于是同郑东琴合股成立长江航运公司,开航不久,单船运输开销实在太大,为了节约管理运营成本,谭主动提出加入“民生”,“民生”将其收编,把“顺庆”更名“民望”。关键时刻“民望”的加入,对民生公司而言,无疑这是雪中送炭、鼎沸前的添柴加火,大大增强民生轮船公司实力,用于新拓渝叙(宜宾)航线。
为了与外轮抗衡,郑东琴、卢作孚等提出川江航运“一切为了乘客货主”“中国人坐中国轮”“化零为整”的谋略对策。重庆轮船同业公会理事长、九江行轮公司总经理邓华益率先响应,随之通江、川东、协同、定远、利通、锦江等中小行轮公司和一批航运专家加盟,民生轮船公司实力顿时大大增强,又从经营困难的捷江等外国轮船公司收购了多艘“洋船”,同时买下美国大来公司-洋商资本权力象征,位于白象街的“江全泰号”洋行,民生轮船公司一派繁荣欣旺景象。
三、精诚团结民生健康发展
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延揽人才和航运业务快速发展需要,1930年初,总公司从合川迁移重庆,先在千厮门行街培厚里,后搬信义街6号,再搬迁紧邻第一模范市场和长安寺之间,入驻中正路(新华路)83号新建的“民生大厦”。1930年2月,众望所归,具有战略眼光、协调治理能力出类拔萃的郑东琴继续被高票推举为董事长,这一职务一直担任至1952年9月。新中国成立民生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郑东琴出任副董事长至1965年7月逝世。
郑东琴善谋略有魄力,通权达变,以“实业兴邦”为重,心胸广阔、眼界高远、甘居幕后,大胆放权,与思维缜密、经营管理干才总经理卢作孚等高管心性相通、目标一致、互相敬重、几十年人事稳定不折腾,将相和睦、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每年郑东琴的生日,只要卢作孚在渝,他皆带上高管,登门给郑东琴贺生,老人晚年每每忆及肝胆相照、一生至交卢作孚的不幸离世,总是潸然泪下。
郑卢珠联璧合,成为“民生”的核心和灵魂,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成功渡过一次次危难,一步步将“民生”做大做强。1936年底民生轮船公司已拥有40余艘行轮,开通长江全域客货运输。 民生轮船公司在干好航运主业的同时,把资金投向矿业、机械、电力、建材、供水、轮渡、金融、保险等行业。让“北川铁路”振兴、开办现代化的天府煤矿、白象街中国船业意外保险公司、建设合川电灯自来水厂、唐家沱(青草坝)民生机器厂(此后的东风造船厂)等便是例证,为此民生轮船公司更名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卢作孚不仅是成就卓越的“民生”总经理,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崇高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对他在北碚推行“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示范,郑东琴不仅充分肯定、积极参与,举“民生”公司之力介入,还一以贯之动用自已的关系人脉,满腔热诚给予大力支持。
看看民国26年6月(1937年6月),那时民生实业公司董事会的构成:董亊长郑东琴,常务董事宋子文、魏文翰、胡筠庄、周孝怀,董亊有刘航琛、张公权、杜月笙、黄任之、康心如、唐之、何北衡、杜重远、耿布诚、李佐承、潘昌猶、连雅各等。这些人不是政府要员、军界高官、就是资本巨子、帮会大佬……,个个都是狠角、硬茬、人精。在那个特殊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背境、形势,若无“两把刷子”,拥有通天接地的本领那是玩不转、整不走的。郑东琴以其政治敏锐、商业智慧、独到眼光、厚重人脉,规避了官僚买办资本对民生实业公司的觊觎、蚕食、吞并。
四、面对国难民生倾尽全力
1937年11月20日,林森主席悲壮地向全世界诏告《中华民国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数十万民众、科技文化、商界精英、各国驻华使领馆、数以万计的重要档案、资料文物、战略物资,数十万吨机器设备屯集汉口、宜昌,西撤大后方-重庆等內陆腹地。面对国难、任务紧迫,民生公司董事会决定国是为重、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调动精兵强将、倾尽船舶运力,确保抢运任务完成。
此刻国民政府决定抽调时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民生公司创始人、熟悉长江航运的卢作孚出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军事运输委员会主任,全权指挥、协调、组织战时机关企业、文化学校、演艺团体、科研单位,人员物资撤退大后方和转运事宜。为确保战时抢运任务,民生公司派出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童少生、李肇基坐镇汉口、宜昌,配合卢作孚调度船舶、协调运力,与总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总公司还派侯辅陶赴汉囗、宜昌、万县专门调查迁徙难民状况,制定分类施救方案。毛泽东乘坐过的“江峡轮”船长莫家瑞,就是当年日以继夜,不畏艰险宜昌转运时的优秀领江之一。
民国27年(1938年)4月20日,董事长郑东琴在第13次股东大会报告中说:自“8.13淞沪会战”失利后,南京又遭沦陷,日本侵略者盘据下江,民生公司客货运输严重受阻,主要任务是武汉、宜昌撤川物资、人员紧急抢运、运送川军出川打日寇。在经营十分困难、运输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提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尽瘁职守,下江就是民生人救国图存的最前线”、“任务艰巨、使命崇高”、“我们抢运的是持久抗战的‘本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郑东琴特别要求出“兵差”的行轮,无论是下水送川军出川打日寇,接运负伤荣军回后方治疗,服务要特別热情、细致 、周到、尊敬,伙食要精心安排,子弟兵是代表我们四川5000万同胞上前线,保家卫国、抗战杀敌、顶天立地、慷慨赴死的英雄。其间代总经理宋师度,坚决贯彻董事会要求,非常时期在派出督查的同时,通函强调所有行轮、港口、分公司,上自经理、船长、大副,下至理货、票务、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律要更加勤勉细心、待客以礼,力尽所能为乘客、货主排忧解难。
为确保抢运任务完成,“民生”派出高管深入一线,受“田忌赛马”启发末雨绸缪,与滩师、领江和船员们不顾安危、审时度势、沿着三峡、跟船逐段水域查勘,然后集思广益,根据行轮载重量、吃水深度,季节变化、三峡水位落差,把宜昌至青滩(秭归县)、青滩至万县、万县至重庆,提出枯水“三段”运输方案,周海清船长不顾安危在驾船探路试航中身受重伤。在抢运的关键时刻不仅实施“三段”运输,在紧要关头船员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一度开启夜航,由于运能运力不足,其间征调了大量民间木船转驳,从而使运力倍增,确保了战时抢运任务的出色完成。郑东琴坐镇重庆、总揽全局、调度运力、协调关系、筹措资金、抚慰眷属,安排数十万成建制川军出川抗战和军需物资运输。
五、关心员工确保抢运任务
郑东琴、卢作孚等民生领导层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和形象,从上至下包括行轮、科室、所有单位,一以贯之坚持班前十分钟要事通报例会,员工不仅有统一麻布中山服着装,还拨出专款支持船员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所有轮船上都有书报阅览室,有的行轮上有足球队、篮球队、泊港时抓紧空隙开展船与船、船与港球赛,靠港时船员们抓紧乒乓球、围棋、象棋切磋、川剧玩友等娱乐。
为让员工开阔眼界、认清形势、肩负责任、关心企业、增强凝聚力、倾听建言献策,鼓励员工写作,工余有读物可看,也让社会了解“民生”。1932年7月12日,董事会决定创办由卢作孚题写刊头,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新世界》杂志,及时刊登和发布域外展望、国内情势、经济动态、行业信息、重大事件、企业情况、职工生活、文艺杂俎等文稿,共发行了149期。
1939年3月20日,李若兰代表各科室在股东大会上演讲,继后刊登在《新世界》14卷五期合刊上这段话,真乃惊天地泣鬼神:这一年多来,公司几乎没有生意可做,我们上前线去了,在前线冲锋,在同敌人拼命。敌人进攻徐州时,我们轮船正在拼力输送枪炮弹药、壮丁健儿,把大批生力军由重庆安全运到宜昌、汉口前线,把即将沦陷地区卸下来的的机械、材料,难民、受伤将士运回大后方。船员们没有节假、难有休息、夜以继日、救亡图存,眼看着同仁被敌机击中,血染甲板惨烈殉职,无人退却,大家化悲愤为力量,决心前赴后继、确保航线畅通,运送更多将士和弹药到前线,消灭日寇,我们民生人是不拿枪的军队,勇敢无畏的战士。
为确保战时抢运任务完成,董事会及时决定给船员购买人生保险、发放战时津贴和抢运双薪,先后有1000余名员工获特别贡献奖。同时还拨出专款紧急在模范市场、老君洞、施家河、千厮门等员工集中居住地挖掘躲避空袭,能一次容纳两三千人的防空洞,让直系亲属免票乘船,女职工分娩享受两月全薪休假。抢运关键时刻拨出5万银元,奖励同心协力前线和后方全体员工,从而稳定了队伍,迎接和确保战时更加严峻的抢运任务完成。
1938年10月,交通部汉口航政局局长、水运学家兼“三峡绞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洸赶到重庆,紧急拜会民生公司,求助对建设“绞滩站”的支持。
董事长郑东琴亲自布署,及时调拨钢缆上万米,并给民生机器厂下达赶造五部绞盘机的任务,同时选派多名技工和船员携带所需器材参加绞滩站工作。
10月下旬开始,不仅民生轮船全部投入抢运,还征调2000余艘民间木船、数万纤夫转驳运输,40多个昼夜兼程在险峻三峡实施“三段抢运”,民生公司轮船沉毁16艘,69艘轮船受损,木驳船沉没80余艘,船员牺牲117人,230余名员工伤残,终于在枯水期到来前,出色地完成人员战略物资紧急大转移,受到国民政府嘉奖。绞滩站的及时和在关键滩槽兴建,不仅确保了所有轮船和木驳船顺利“过滩”,特别是为招商局长度百米、吃水三四米、载重三四千吨的“江安”“江华”“江顺”“江新”“江建”“江汉”等六艘“江字号”轮船首次安全驶进川江,入渝避险提供了保障。
40天、8万余吨重要战略物资,数十万计人员紧急抢运告一段落,但滞留、积圧在宜昌需要转运至大后方的人员仍然摩肩接踵、物资仍然堆积如山,民生公司的抢运任务一直持续至1940年6月宜昌陷落前夕,总共抢运人员150余万人,物资100多万吨,动用民间木船达12000多艘次,“宜昌大撤退”堪比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欧洲二战“敦克尔克大撤退”,同样争分夺秒艰苦卓绝惊心动魄、面对强敌肆虐不屈不挠,不过“敦克尔克大撤退”是由军队主导民间助力完成,而“宜昌大撤退”,则完全是依靠和动用民间力量实现。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 指挥若定、勇克时艰,出色完成战时抢运任务后的卢作孚,无意仕途,他脱下官袍重新回到“民生”总经理岗位。
六、国是为重力尽社会责任
1939年1月22日,民生公司在总部召开 “抗战紧急抢运胜利暨船员慰劳大会”,隆重庆祝“救亡图存、不畏强敌”取得的初步胜利,欢迎“民权”“民本”“民元”“民贵”“民风”“民俗”等六轮和船员回渝休整。董事长郑东琴作了“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继续做好战时抢运的再动员报告。代总经理宋师度、设计长赖彦于、副总经理周雁翔以及各部门主管、分公司领导邓华益、童少生、李肇基、周茂柏等高管出席,对董事长郑东琴掷地有声的讲话:“战争的胜负,不是看谁先出拳,关键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多少年后,仍然对这段话记忆犹新。
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彭学沛、次长卢作孚莅临,分别作抢运惊心动魄回顾和热切慰问、勉励讲话。林森主席听汇报后说:事关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还是“国家队-民族企业”,顾全大局、不讲条件、勇挑大梁、很靠得住。抗战期间,民生公司一直冒着日本飞机狂轰烂炸的危险,以平价运费确保川江、嘉陵江沿线军民生活、工矿企业战略物资和客货运输。
郑东琴是居高位握重权的“民生”董事长,他位于巴县衙门后山半坡上的房子,刘湘曾几度造访,邀请出山理政为官皆被婉拒,“五三、五四”房子被日机炸毁,就再没买过私宅,一大家子一直租佃房子住,在民生公司他没有为子孙、亲属谋取一官半职。重庆成为陪都后,全国各地大批文化精英荟萃重庆,为尽绵薄给朋友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条件舒适、环境宁静、冬能围炉、夏能避暑的写作休憩之地。郑东琴出资在北碚北温泉公园乳花洞旁,用草作屋顶、峡石作屋基、竹木作柱梁、杉板为地墙,建了一栋有五六个房间的“琴庐”。“琴庐”类似山野木屋,冬暖夏凉,虽简陋却十分别致实用,并雇用一位“大孃”煮饭和洒扫庭除。吴玉章、郭沫若、梁簌溟、老舍、姚蓬子、吴伯萧等人皆曾在此创作、度假小住。
当年与冰心、丁玲、张爱玲齐名的才女沉樱是居住在“琴庐”较长的房客,能书善画的著名女作家赵清阁,“五三、五四”大轰炸时,在渝中大梁子头部负伤,老舍引荐她在“琴庐”一边疗伤,一边负责主编《弹花》丛书,何为“弹花”?寓意:射向日本侵略者的子弹,一定会开出胜利之花,赵清阁住在“琴庐”创作了话剧《女杰》《反攻胜利》等剧本。文坛艺界的先生们非常喜欢“琴庐”的静谧清幽、鸟语花香、云蒸雾霭、嘉陵霞光,伸脚便可用温泉水滑洗凝脂,极目远眺天地之远。
1940年5月16日,在狙击日军西犯,保卫宜昌、捍卫陪都的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张自忠身先士卒、奋力抗敌、英勇殉国。蒋介石下令接运张将军灵柩回重庆国葬,郑东琴领命,派出驾驶技术精良的船员、船舶性能最好的“民风”轮,冒着被日机、日舰袭击的危险,前往宜昌虔诚敬运抗战以来第一位军阶最高,战斗中阵亡的张将军灵柩。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将军灵柩运抵陪都。船抵储奇门,蒋介石率冯玉祥、孙科、于右任、孔祥熙等一众军政高官、贤达名流,与10万军民在码头迎灵,举行隆重盛大祭奠仪式。
抗战尾声美国发动对日本本土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梁思成告别因患肺结核沉疴中的妻子林徽因、袍弟梁思永,从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来到陪都重庆,奔波于中外机关、高层要员,陈情避炸日本仿唐古都奈良、京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为支持梁思成的大义之举,减轻其后顾之忧,郑东琴亲自过问,利用民生班轮安排专人,多次给林徽因、梁思永送医送药和营养品至李庄。
七、关键时刻民生留在中国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民生公司承担了历时一年多,国民政府“胜利大还都”,军政、民间各行各业的抢运任务。胜利后民生公司抓住机遇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拥有轮船、拖驳150余艘,近8万载重吨,川江航运业务占比达百分之七十,运输航线通江达海,在武汉、上海、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船舶远航至舰港、新加坡、马尼拉、林查班等东南亚港口。
由于卢作孚、宋师度、邓华益、李肇基、童少生等高管在台前、一线指挥、调度,多次荣膺国府奖励,光环太过耀眼,郑东琴被遮掩。作为当家人他生性豁达大度低调,只求“民生公司”利国惠民,发展强大,从不计较也无怨言。因此长期以来,一说起“民生公司",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卢作孚,不晓得郑东琴。
新中国成立之际,事关民生实业公司何去何从,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南局高瞻远嘱,尽管国家百废待兴资金十分紧张,还是及时拨款抒困,解民生于危难。关键时刻郑东琴晓以大义,及时与董事会成员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当机立断,以董事长的身份,斩钉截铁郑重发表声明“民生实业公司下属分公司以及船舶实业资产,全权归属总公司所有,决策机构在重庆,除董事会,任何人无权处置民生公司资产”(此刻民生公司共有员工5000余人,仅香港分公司就拥有员工1000多人、船舶运力3万余吨),从而把民生实业公司“定格重庆、留在中国”,避免了船舶等资产去台、滞港危机。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对老友、至交,深明大义的“果决”倍加肯定赞赏,在会仙桥“皇后餐厅”设宴致谢。郑东琴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经济委员、四川省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工商联常委。历经战争洗礼,新中国诞生后,国家百废待兴,民生公司深知交通先行的重要,积极投入国民经济三年恢复建设,参与了成渝铁路、渝中一号桥、大田湾体育场馆、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人民大礼堂等重点工程、抗美援朝军备物资运输等任务。
1952年9月,民生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郑东琴改任公司副董事长,他“在位不越位、谋亊不揽权”其高风亮节,倍受称赞尊敬。
1956年10月,民生轮船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总公司(长江航运管理局、本部武汉)合并,年亊已高时年已74岁的郑东琴主动请辞,从领导岗位退下颐养天年。
1965年7月,在重庆南岸下浩后山清水溪老宅“町庐”,走完他实业兴邦、波澜壮阔的光辉一生,享年83岁。
本文作者:张川耀,系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
资料来源: 重庆工商史话、民生公司《新世界》杂志、中国水运专家《王洸传》、王雨、黄济人著《长河魂》、郑东琴著《民生公司创业阶段纪略》、卢作孚《郑东琴60华诞贺词》。综合历年采访卢作孚之子卢国纪先生,民生高管邓华益之子邓安澜先生、童少生女儿童若春女士,梁思成之子梁重诫先生,郑东琴家人詹英佩、郑畹兰、伍正莲等积累。阅读重庆档案馆、长航武汉总公司“民生公司”档案等愈千页资料;重庆航政局彭亚军女士,长航子弟、原《现代工人报》摄影部主任、著名摄影师卢进提供部分历史照片并技术性增强清晰度,图片加工合成刘志平、金秋十月;
非遗传人周大钟烙画《缅怀民生轮船公司董事长郑东琴仙逝一个甲子》。
2025年6月30日 第5次核对史料、修改。
黄硕视点,百姓视线
民生层面,瞭望前沿
扫描关注我,留言指点我、点题安排我,沟通联系我
八小时以外创作不易,如果您还想看到我的公号文章,
请将点击右下角的按钮:“点赞”“转发”“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