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10岁,绝对高寿。
马老110岁,可贺可喜。
由于爱好文学,早在上高中时,就晓得马识途这个很有名的作家,尤其是在四川文坛,可堪为领军人物,响当当的。
那个时候,文化大革还没结束,文学书籍不是随便能看到的。我无书可读也就有无所事事的状态,不知学什么是好,也不可能学什么,因那个年代是要“争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中学工、学农、学军,就稀里糊涂混了两年高中。
记得最早看到马老的《清江壮歌》,是1978年当兵在部队管图书室,1980年我采购图书时采购到的,晓得作者是马识途。
那是一晃而读过的,没记牢住该书具体写出了时代的深刻含义,只觉得写得文字很好,有看头。
1982年,成都军区文化部举办的文创班,时间有半年,二十多个经在全军区千挑迈选有文学希望可培养的年轻军人,我在其中。
文创班除请来《解放军文艺》的小说、诗歌编辑上课外,还特地请了马识途、艾芜、高缨、周克芹等名家来开展讲座。
这个个名家,都是很有分量的。艾芜讲他的《南行纪》,高缨讲他的《达吉和她的父亲》,周克芹讲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马识途马老最后讲,与那几位名家相比,除结合他的《清江壮歌》,还讲了他参加革命的经历,怎么入的党,又怎么被叛徒告密进了监狱,又怎样被营救出来进入地下工作,解放后做过领导工作,讲得非常生动,大家听得引人入胜。
末后,我现在都还清晰记得,我也翻了当时听课的笔记。马老特地讲了年轻人爱好文学,学写作,要多有经历,多有人生体验,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坚持写,才能获得收获。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我聆听后很受启蒙。
那是讲大课,大讲堂,讲的是他们熟悉的文学创作,名家们都在讲台上讲授,讲完即时走人,可以说,谁也没记下谁,马老自然也没记住任何一个学员。
但这下,我大体晓得了马老是一个有红色背景的领导型作家。
岁月一晃而过到了1998年。
我在成都第二次见到马老。
那是1998年冬,在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举办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邓贤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天堂之门》研讨会,也邀我参加,就见到马老。
当时,邓贤向马老介绍:我是中国第一个注册知青商标,第一个创建四川知青实业公司,第一个推出知青酒产品,这次我也邀他去北京参加了我那知青长篇小说《天堂之门》研讨会。这个官总,对知青这代人的经历很有想法,也想为自己知青这代人做一些事。
马老听候,一下子来了兴趣,拍我坐下来,认真询问了知青这代人现在是什么状况,生活的怎么样,工作是不是正常,家庭都还过得去不,等等,问得十分详细,了解得非常入微,令我很感动。
记得他说:你们这代人啦,碰上了共和国所有的坎坎坷坷,不过,你们这代人没有倒下去,不简单不简单。有一阵子,社会上有说你们知青一代是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我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还为此争辩过,知青这代人不但没垮掉没颓废,而且还是当今中国发展的脊梁。年轻人,多经历一些事,多受一些锻炼,不是坏事。我年轻时,也有很多经历,开展青年革命工作,蹲过国民党监狱,做过地下工作,经历了许多磨难,许多起伏,才有后来的写作源泉。
我听了,很是感动,也对有红色经历笔耕不辍的马老肃然起敬!
我特意送了马老知青酒。
马老拿上知青酒,看了又看,瞄了又瞄,认真问了我知青酒这独有特色包装表现出了什么。
就此,我向马老一一详说:知青酒瓶是粪桶状的土陶罐,取于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盒子整体红旗,寓意那个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背景暗纹报纸,正是1968年毛泽东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盒子腰部撕开的一道惨白裂缝,缘于鲁迅“悲剧就是将有价值人生血淋淋的撒开让人看”的定义;盒顶那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小草帽,是那个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典型特征。
马老听后,直是点头,十分感触:小官,包装上这段话非常,家家有知青,户户有回忆,社社有知青,村村有故事,这个写得好,看去平常,意味很不错。
最后,马老鼓励我做好知青公司,做好知青酒,用这个事,展示出知青这代人没有垮掉,没有颓废,是很有意义的。
末了说:你这个知青酒,很有想法,很有文化味,你除了做好生意,还可以坚持写作,坚持记录好生活,会有收获的。
当马老得知我在部队坚持了几年文学记事后,还特地勉励说:你应当不要丢掉部队的文学记事这个习惯,这个很好,写作就是一个人生活的体验过程,坚持记生活,坚持总结生活,这是一种难得的生活积累,对写作很有益处的。
可惜后来忙这忙那,从部队回地方后就中断了文学记事,现在想起马老的谆谆教诲,真是个遗憾。
研讨会上组织者请马老入坐了,我才止停了与马老的交流。
马老,一个曾写下过不少佳作的革命老人,对知青这代人给予了再寄希望的关注,对我这个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给予勉励,现在回忆起来,仍感亲切。
2024年1月13日,马老110岁高寿之时,触感而发,祝他健康长寿!伏骥高远!
马老110寿辰,老家重庆忠县寄来了祝寿。忠县融媒体中心方面介绍,1914年腊月初三(1915年1月17日),马识途出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
在古体诗方面颇有造诣的马老,写下《马识途110岁自寿》:百十高龄正自诧,至友祝寿来我家。风雨同舟岂能忘,沧桑历尽惊白发。壮岁同许孺子牛,老来自诩识途马。终身成就乃过誉,百年巨匠未自夸。拂尘开卷温旧籍,著书立说愿尤赊。犹记名师讲根由,说文解字读龟甲。七八挚友醵饮乐,百十寿星喜无涯。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马老的谦逊睿智,乐观大气。
两次聆听马老教诲,大有收获。
两次与马老交流,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