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7岁是一个正值天真烂漫的年纪,在如今的和平年代,17岁的未成年男女正在高中就读。然而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这个年纪的男孩已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全部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有位少年英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命之花尚未开放就早早凋零,令人万分痛惜,他的遗书寥寥十三字,但却令人无比泪目!

李庆轩

17岁的李庆轩实现参军梦

这位少年英雄的名字叫李庆轩,他于1968年出生,山东省单县莱河镇贾楼村人。李庆轩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报国的梦想,他渴望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后来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即便如此,为国战死,李庆轩虽九死其犹未悔!

李庆轩

越南是我们的一个邻居,本来两国在很长时间里都保持着友好睦邻关系,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越南在我们的大力帮助下实现统一之后,新领导人黎笋不再延续胡志明的外交策略,妄自尊大的他认为越南军事实力已非同寻常,就连美国大兵都不是对手,于是自信心愈发膨胀地开始了扩张行动,而扩张的目标竟然是昔日的恩人,着实是令人无比寒心。

面对越南的咄咄逼人,我们意识到委屈已经不能求全,忍耐已经被当作软弱可欺,劝告、警告一概成了耳边风,于是我们决定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孩子,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是无比强悍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占领了越南北部20多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仅仅用了一个月便摧枯拉朽地获得了此次反击战的胜利,之后我军便撤出了越南。


本以为越南会偃旗息鼓,不成想居然卷土重来,越军趁我军撤退侵占了麻栗坡老山地区,并且迅速在老山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布下了密密麻麻的地雷,越军对在老山地区设下的防御体系相当自信,一位越军师长甚至口出狂言:中国军队想要拿下老山,必须用尸体扑着上来!

眼看这个小孩子一次打不服,我军再次展开了反击,1984年4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奉命收复老山,而从小就有参军报国梦的李庆轩总算有机会能够报效祖国了。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85年1月,刚刚17岁的李庆轩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由于当时他还未成年,为了能够顺利参军,李庆轩还特意将年龄说大了两岁,他入伍这一年已经是老山轮战的第二年了,老山战况激烈,李庆轩年纪虽小,但胆子却相当大,他做梦都想上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

李庆轩上战场前留下的东西

李庆轩抱着必死之心加入敢死突击队

入伍两个月,李庆轩就跟随济南军区陆军46军138师来到了云南文山进行集训,他被分到了414团3营机枪连。李庆轩所在的机枪连主要任务是支援步兵连火力,这意味着时年17岁的李庆轩可以不用上枪林弹雨的一线,他选择当兵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想要到最危险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于是他主动申请调到了步兵7连。

图:战前,7连5班全家福,前为李庆轩。

步兵7连是414团拔点作战的重点连,任务重要艰险,李庆轩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毅然决然地成为了最危险的连队中的一员。

很快,步兵7连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1985年9月23日进行拔点作战,拿下被敌人占领的395高地。“兵在精不在多”,拿下这个高地需要一支勇敢无畏的突击队打前锋,于是连长在大战前做动员工作,他这样说道:“为祖国流血牺牲、为人民杀敌立功的机会到了,谁是英雄好汉,谁是怂包软蛋,战场上见分晓,担任突击队员就意味着九死一生,谁愿意加入敢死突击队站出来!”

连长的话鼓舞着一个个热血男儿,先后有18名好男儿站了出来,其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战士,他入伍只有两百天,他就是李庆轩。战友们都认为李庆轩还小,然而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入伍便是一名顶天立地的军人了,军人就应该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在宣誓大会上,李庆轩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写下了振奋人心的血书:“我愿把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进祖国的南疆长城,用青春的热血书写胜利的捷报!”好一个少年英雄,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凡是担任突击队员的都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他们都事先写好了遗书。在出发前,他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套新军服、两包烟和几个巧克力糖。李庆轩将遗书、烟、糖都包了起来,随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上了前线。


李庆轩英勇牺牲,年仅17岁

9月22日22点30分,当时正值深夜,天上还下着大雨,突击队员们负重前行,一步步向高地爬,六个小时之后,他们总算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越军阵地前几十米的冲击出发阵地。他们屏住呼吸等待着进攻命令,9月23日凌晨六点十五分,战斗正式打响,突击队员像一个个老虎一般冲向395高地,而越军的炮火也向雨点般打来。李庆轩左腿不幸中弹,可即便如此他并没有退出战场,而是紧咬牙关背着火箭筒继续冲锋。

李庆轩根本就顾不上血流不止的左腿,他瞅准机会跳出战壕,接连发射了两枚火箭弹,精准摧毁了越军的两个火力点,四名越军被炸得上了西天。

之后,李庆轩发现战友王海洋被敌人炸伤了,李庆轩迅速跑到王海洋旁边给他包扎伤口,这时藏在暗堡里的敌人又扔来了手雷,为了保护战友,李庆轩护住了王海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弹片,他被炸得血肉模糊,当战友们赶到他身边时悲痛地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血水已经染红了军装。


突击队中最小的李庆轩牺牲了,他只有17岁,众人都红了眼睛,他们将满腔的悲痛化为对敌人彻骨的恨意,他们杀红了眼,经过一番浴血奋战之后成功拿下了395高地。


攻打395高地成为老山轮战中的一场经典战例,李庆轩所在的7连以牺牲11人的代价击毙了116名越军,创造了1:10.5的战损比,而李庆轩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被追授一等功。

李庆轩之墓

“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李庆轩遗书令人泪目


战后,战友们在整理李庆轩的遗物时发现了两包烟、几个巧克力糖和一封只有13个字的遗书:“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原来,李庆轩早就抱着必死的信念上了战场,他的遗书只有寥寥十三字,但却令人震撼,令人泪目!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三十多年后,战友们来到烈士陵园为李庆轩扫墓,他们永远忘不了那个17岁就英年早逝的少年英雄!

李庆轩一等功证书复印件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