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战士到共和国上将——朱启
朱启,一位从普通战士成长起来的共和国上将,他的军旅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指挥岗位上运筹帷幄,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启出生于1942年5月,云南省祥云县人。1959年12月,朱启参军入伍,成为了14军42师126团一名普通的战士。14军是我军历史比较悠久的英模部队之一,可以追溯到晋冀鲁豫军区的太岳纵队。1945年10月,太岳纵队被改编为第4纵队,首任司令员正是被称为战神的陈赓。在部队中,朱启刻苦训练,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1960年至1962年,朱启参加了西藏平叛,1979年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及随后的收复扣林山、老山的作战,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为维护边疆的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南军队侵占了扣林山等战略要地。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在扣林山建立了以1705.2、1682.3和1574.7三个高地为核心的永固阵地,构筑了坑道、盖沟、短沟、掩蔽部、观察所和大量土木结构的明暗火力点,阵地间以堑壕、交通壕相连,形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阵地间、阵地到后方铺设了电缆,通信便捷。阵地前沿埋设了大量地雷,各要点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易守难攻。越军以此为据点,不时对我边境村寨进行袭忧,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民,对我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央军委决心拔掉越军这个据点,还边疆人民以安宁,而且要求探索山岳丛林地歼灭战的经验,震摄敌人。收复扣林山的战斗分为3个阶段,进攻两个阶段,防御1个阶段。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是42师126团、炮兵团还有125团一部。进攻的第1阶段于1981年5月7日凌晨打响。7时21分,1营攻占了1705.2高地表面阵地。7时30分,2营攻占1682.3高地表面阵地。11时20分,攻占了全部表面阵地。16时30分进攻战斗结束,转入防御。担负这个阶段作战指挥的,是126团长姚双龙。在临战准备和作战的第1阶段,朱启是42师副参谋长,负责司令部工作并参与指挥作战。第1阶段战斗结束后,姚双龙团长因病不能再继续指挥作战,准备护送下山治疗,师首长让朱启代理团长接替指挥。5月15日上午,在扣林山下的42师前进指挥所里,师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下达了由朱启代理126团团长,带领官兵完成扣林山作战第二、第三阶段战斗任务的命令。当天中午,在两名战士的护送下,朱启赶到在扣林山主峰反斜面的126团指挥所报到。政委黑光赐、副团长周汝旭等在坑道口,迎候朱启这位大家熟悉的新团长到任。躺在担架上正准备后送治疗的老团长姚双龙强打精神说:“按照上级的指示,我现在把指挥权交给朱启同志!”姚双龙声音有点硬咽,简要介绍情况后加重语气说:“朱启同志是从我们126团成长起来的干部。他1960年至1962年参加过西藏平叛,1979年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有实战经验,有基层工作和机关工作的经验,我相信他能够胜任团长的工作,带领大家完成好下一阶段的战斗任务。”姚团长的话讲得很实在,朱启提高声调说:“姚团长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斗任务,我们要学习姚团长的好经验、好作风,完成好下一阶段的战斗任务!”这是一个用木料被复的急造指挥所,十分简陋。团指挥所的同志对着地图,要给朱启汇报。朱启摆了摆手,站起身来:“我们到外面去边看边说。一位参谋走在前面引路,朱启和黑光赐、周汝旭还有两位股长走出指挥所,沿着战壕往前沿走。朱启边听汇报,边用望远镜观察敌我阵地。地图上的情况在师指挥所已经了然于胸,现在他要面对实地,形象真切地了解战场情况。此时山下依然阳光高照,山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朦朦胧胧的白雾笼罩着左侧的山峰,那就是尚被越军占领的1574.7高地,全团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就是攻占这个高地。上级严令全歼该高地的敌人,打一个歼灭仗,以震慑敌人。然而,山岳丛林地作战,天候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加之越军惯于小群多路,特别适应在这样的环境里作战,要达成歼灭战十分因难。扣林山作战之前,包括1979年的自卫还击作战,这样的成功成例实属凤毛麟角。在以后的几天里,朱启多次随同侦察兵抵近侦察,最近处离越军的前沿工事仅10多米远,连工事里的越军叽哩咕噜说话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一天抵近侦察回来,政委黑光赐拉着他走到指挥所门口:“老朱,有件事我要跟你谈一谈。”黑光赐压低声音说:“你是主要指挥员,抵近侦察太危险,万一出事,我们没法向上级交待。”黑光赐也参加过西藏平叛和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还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在官兵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很尊重他。副团长周汝学也走上前,接过黑光赐政委的话:“团长,我们将情况搞清楚向你汇报,你在团指所里综合指挥就行了。”还有几个股长更是埋怨:“团长,你是不是担心我们搞不到真实的情况?”战友们是为了他的安全,他心里很明白,也很感激。但他认为侦察敌情,不光要搞清敌人的兵力火力布署,还要搞清战场上的每个细节,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敌人下一步可能的变化。他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说:“我跟随大家到一线侦察,感受会更真切,决策也会更切合实际。我们指挥多一分正确,胜利就多一分把握,官兵们就可以少流血、少牺性。,”经过周密的准备,5月22日攻占1574.7高地的战斗打响。我方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全歼守敌107名,这个数字据与在阵地上缴获的敌军花名册数据一致。直到7月10日,42师奉命将扣林山防御作战的任务移交给边防部队后撤回归建。126团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上级给全团记集体二等功,朱启荣立三等功,扣林山之战被认为是山岳丛林歼灭战的经典之战,被军事院校收录作为教学战例。1981年10月,朱启被正式任命为126团团长。朱启在参加收复扣林山作战2年后,到1984年4月收复老山时,已经是14军41师副师长。在收复老山作战中,40师是主攻部队,在我军优势炮火支援下,采用多路突破和分割包围的战术,突击连仅用9分钟就拿下了662.6高地,极大的震撼了老山之敌。此后,40师、41师一直处于对越作战前沿地带。1985年,朱启出任14集团军参谋长。1990年6月,朱启出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跻身正军级。同年,朱启被晋升为少将军衔。1994年,朱启回到老部队,出任14集团军军长。历练近两年之后,朱启出任成都军区参谋长,跻身副大军区级。1998年4月,朱启跨军区平调至北京军区出任参谋长。2002年1月,朱启出任北京军区司令员。2004年6月,朱启晋升上将军衔。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共和国上将,朱启用了45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