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8日凌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最后一仗打响了。西线我军要拔除印军设在莫尔多山口高山顶上的16号哨所和热琼山脊上的8、9号据点,并顺势夺取山口两侧的5、6、7号据点,全部清除印军设入我西段境内的43个侵略据点,彻底将印军驱逐出境,收复我国从天文点、加勒万河谷、班公湖两岸到碟木绰克的大片领土。 18日天色微明,当我拍下团长高焕昌下达开炮命令的照片时,我军枪炮齐发向印军据点展开全面进攻。九连首先打下了敌伙房,接着攻下敌连部,而后展开逐碉争夺。印军则反转枪口,向我突击队猛烈射击,7位战士先后倒下。这时,骑三团无后坐力炮排的同志看见心中发痛,便把炮推进到50米处向敌碉堡开炮,28发炮弹竟命中了敌碉堡和火力点25处。步兵战士们高呼打得好,奋勇冲击,很快攻下了印军8号阵地,打死了印军约50人,45分钟便结束了战斗。 我当时带藏胞支前队,参加了抢救伤员和运送烈士的工作。冒着敌炮的袭击,下到印军炮兵阵地时,只见大碉堡已残破,战斗已结束。看到了二班战士王忠殿的遗体,听到了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但对他平时表现和入伍后经历,却都是指导员穆洪千以后和我交谈中说的。因为他在战后曾经去河南焦作慰问过他的父母,报告过王忠殿的英雄事迹。 王忠殿河南焦作塔掌村人,1961年底从第四中学当兵到新疆阿克苏,被分配到十一团三营九连二班当战士。王忠殿好学上进,吃苦耐劳,身体虽然瘦小,但训练成绩优良,很快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62年冬,他在参加中印边境战斗时,顶住了严重高山反应,表现出英勇顽强。特别是最后一战,他以不足90斤的身体,背负36斤的武器和爆破器材,坚持爬上了5100多米的热琼山脊。他担任突击队的爆破组,不仅在进攻印8号据点中炸毁一座碉堡,而且在支援八连攻打印炮兵阵地时,再次英勇舍身,炸毁敌人火力很强的一个大碉堡,战后荣立一等功,获得"战斗英雄"光荣称号。配合王忠殿一起炸毁大碉堡的二等功臣杨志诚,是和他一起入伍的同班同学。1963年,杨志诚曾被选为战士代表赴河北、陕西等地学校讲过王忠殿英勇炸碉堡的故事。并在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王忠殿、杨志诚一起当兵的焦作第四中学的五个同学表现突出,先后被提升为干部。他们在部队工作数年,后转业回家。杨志诚先到市中区工作,后到焦作市民政局任副局长。金保庆先到铝厂当副厂长,后任万方公司董事长。李宝镇则在博爱县电影公司工作,还写了一本《昆仑战士情》的书。他们几位战友常在一起聚会,缅怀往昔战斗情景,并结伴到新疆叶城参加了清明节在烈士陵园的扫墓仪式。他们还收集了烈士照片,分别向焦作市和博爱县提出倡议,不仅在焦作建起了战斗英雄王忠殿纪念馆,还把13位烈士中博爱县9位战友的陵墓照,陈列在该县烈士陵园的大厅内,介绍他们英勇战斗,为国牺牲的事迹。当他们走访所有烈士家属,最后找到李志杰烈士的弟弟李志英,并送上照片,大家相抱哭在一起。 总之,在他们宣传这些战友的事迹,使焦作参战的144名战士中的13名烈士和一位英雄的事迹传遍焦作城乡,成为一种鼓舞爱国热情、努力搞好生产的精神力量。
16日夜,我边防部队在日土休整后,不准开灯,沿斯潘古尔湖畔山崖险道,以看清前车尾上挥动的白毛巾,汽车长龙悄悄开进到我热琼哨卡前线。在那小山后准备了一天,于17日夜,以同样不开灯方式沿湖绕山,车队开进热琼山谷,并兵分两路,乘夜暗向5200多米高雪山下的热琼山脊爬去。四师十一团七连、八连在左边攻打南面山头上的印军9号据点,而十一团九连和十团九连在右边去攻打靠北的印军8号据点。我当时跟随十一团九连和所配属的骑三团一个无后坐力炮排一起行动,目睹了部队在风雪严寒中攀登那从无人走过的高山峡谷冰雪小道。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巨石悬崖挡道,战士们人拉着人,互相搀扶,一个接一个地攀登上去,但驮炮的马匹却怎样也拉不上去,没办法只好把那人扛不动的75后坐力炮扔在了半山腰。但骑三团的少数民族战士们却把57无后坐力炮的炮身、炮架分别扛上了山崖险路,炮弹由战士各背一箱4发往上爬。突然战士米吉提口吐白沫趴倒在地,我上前扶起来。他仰望了一下雪山顶说:"要路、巴西、哟克!"我听懂了他说的意思是这山高的没有头。就这样炮排紧跟着九连爬上了雪山顶上的热琼山脊。沿边界线内侧悄悄插入印军8号据点后面。听到了印军说话,怕我军炮火急袭会打到自己,九连便后撤到一些大石头后面。
与此同时,十团九连二排也向北侧400米处一个印军警戒阵地展开进攻。六班首先冲入敌阵,副班长符孟军把手榴弹塞进碉堡,炸死了顽抗的印军。战士赵少先子弹打光了,便绕到敌碉堡后用圆锹砍死了一个印军,接着他双脚被炸,英勇牺牲。二排战士奋勇战斗,打死了14名印军,拿下了这个印军预设的阵地,从而保障了热琼战斗右翼安全。
南线七连同时向碉堡林立的印9号据点发起进攻。工兵战士爆破铁丝网后,火箭筒手梁章林冲到30米处打掉一座敌碉,接着他又发射火箭弹,击中一个大碉堡。喷火兵何汝亮奋勇上前,用自己的油罐喷着了三个火力点,接着又拿过战友的油罐喷燃了两个敌军碉堡。七连战士前仆后继,奋勇冲杀,副班长梁培青炸碉堡负伤,李连科接着上,李又中弹了,由侯学田炸毁了印军碉堡。副指导员张代荣带担架队救护伤员,当一发炮弹落下时,他立即扑到伤员常学广身上,结果自己屁股被严重炸伤,担架要抬他,他让把常学广先抬下去,自己却因流血过多牺牲在战场上,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兵模范"光荣称号。七连仅用一个半小时就拿下印军据点,消灭敌人40多名。
八连插入敌后保障结合部。三班长杨森林带战士冲上山梁,打进了敌指挥部,接着和二班夹击逃跑的18个印度兵,除两个举着空手投降以外,其余被歼。接着去打印军炮兵阵地,三排长马君武向敌人猛射,肩腿都负重伤。防化连长潘盈蒲指挥战士喷火中不幸牺牲。此时九连第一排下到低凹的印炮兵阵地支援战斗,八连战士连续爆破未成,三班战士两次上去也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而失败。这时,二班战士王忠殿怒火中烧,向班长求战:"让我去炸!"班长点头:"杨至诚跟上!"在全班战友掩护下,王忠殿手持爆破筒一跃而上,先曲身跃进,后匍匐前进,终于接近了印碉,看准被炸开的一个小口。他一个箭步将爆破筒塞进去,但被敌人推了出来。他又塞进去,敌又推出来。于是他一面拉火,一面高喊:"杨至诚后撤!",用自己的胸膛死死顶住爆破筒,一声巨响大碉堡被炸,十几个印军上了西天。王忠殿被震出5米之外,光荣献身。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从而,也结束了这场歼敌141人的热琼攻坚拔点战斗,创造了西线反击战中的一个光辉战例。
战斗英雄王忠殿所在部队四师十一团在营区建立了王忠殿铜像,长期激励红军团的官兵,不断发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张富清和王忠殿等不怕牺牲,无的荣传新的史期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