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花朵朵。
大渡河中水流湍急。
但最让人心寒的,还是河对面那一排排的沙包和架在上面的机枪。
机枪上的烤蓝,泛起幽光。
黑洞洞的枪口,更是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河岸边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列队集结。
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刚毅,他们皮肤黝黑,清澈的瞳孔里透着一股青涩和决绝。
为首的壮实汉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机枪和弹药。
对身后的战士喊道:
“同志们,等会渡江咱们就图个快字!只要咱们渡得快,对岸的敌军就打不到咱们!”
众人听完轰然叫好,后方一个中年汉子走了上来,拍着那喊话之人的肩膀说:
“老熊!这回就全看你的了,可得给咱们带个好头啊!”
熊尚林把背上的机枪端了起来,郑重的说:
“营长你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一行9人就登上了小船,对岸的守军见状顿时紧张了起来。
“哒哒哒!”
枪声如雷,弹雨如潮。
滚滚江浪中小船左摇右摆,随时有沉没的风险。
01
大渡河18勇士
红军长征是伟大的,但也是困难重重的。
长征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煮皮带。
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如同一块试金石,只有经历过老天爷捶打的队伍,才能走到胜利的终点。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面对国民党飞机大炮,数十倍于我的敌人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硬是过关斩将,克服不可逾越的天险困难,最终成功完成转移和突围的战略目标。
长征途中的困难,被毛主席用一首《七律·长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那句:“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是把当时的艰险,描绘的入木三分。
而在飞夺泸定桥之前,红军还曾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地势险要,水流汹涌。
再加上当时蒋介石命令川军第24军主力,沿河筑碉堡阻击,火力配置十分凶猛。
而且红军身,后又有数倍于我的追兵。
那时的形势,已然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
熟知兵法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
大军过河时,最忌讳的就是被对手半渡击之。
毕竟过河时,部队身处江河之中。
完全就是身不由己,敌人站在岸上开火,水上的部队就成了活靶子,只能任人宰割。
大渡河天险,成了拦截红军突围不可逾越的屏障。
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和聂荣臻,亲临大渡河边坐镇指挥。
最先抵达岸边的部队,是红一团。
团长,正是大名鼎鼎的杨得志将军。
部队暂时驻扎在渡口下游的安顺场。
虽然是渡口,但我们在这里只找到了一艘木船,很显然狡猾的敌人为了防止红军渡河。
在此之前,就毁弃了渡口的筏子和船只。
处境很艰难,但却难不倒红军指战员。
红军计划于25日清晨时分发动强渡行动,当时由担任红一团一营营长的孙继先,挑选出了17名战士。
这17名战士,虽然还很年轻。
但经过战火的淬炼和长征的洗礼,每一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17名战士分成两批,第一批共9人。
由2连连长,熊尚林带领,当地征召的摆渡工负责驾驶小船。
在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小船如离弦之箭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河对岸。
船上的战士视死如归,小船非常幸运的冲到了岸上。
熊尚林一声大吼:
“同志们,跟我上!”
第一批战士顺利登岸,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一把机枪,强大的火力打得岸上守军鬼哭狼嚎。
但毕竟人数太少,敌人后续增援部队赶到。
眼瞅着形势愈发危急。
好在这时第二批队员赶到。
由营长孙继先,亲自率领的8人及时增援,顺利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随着部队陆续渡江,我军也是顺利的占据了渡口。
也正因有了这18位勇士的英勇壮举,红一师主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顺利渡江打破敌人封锁。
在此役中,充当急先锋的熊尚林可谓居功至伟,担任现场指挥的孙继先也是功不可没。
除了强渡小队。
岸上负责掩护的机枪手和炮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强渡大渡河的这些功臣。
在建国之后,最高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
02
开国中将
1955年,全军大授衔中。
孙继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新中国成立后,孙继先就担任江浙军区参谋长,之后还被选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可见组织上对他十分器重。
在授衔中将后,他还成为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首任司令。
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航天技术又属于最高精尖的技术,但为了国防事业,底子薄的中国也不得不咬牙去发展。
之所以让孙继先挑这副重担。
首先,孙继先是红军时期的老将,绝对称得上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次,孙继先曾去苏联研究学习相关技术。
在这一方面虽然称不上专家,但在军队高层中也是为数不多的人才了。
二十基地刚成立,国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
全国各地到处闹饥荒,各种物资十分紧缺。
就连国家高级领导人,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对于研究基地支持依旧是不遗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基地的工资待遇级别,属于11类地区。
要知道即使是首都北京,也只是6类地区而已。
除此之外还能享受边远,艰苦等各项补贴。
各种补贴加起来,基地的工作人员相当于是在领着双倍工资,孙继先的工资如果翻倍,甚至比毛主席的还要高。
但他本人是这样说的:
“我的贡献怎么能和毛主席比,领取这双份工资,显然是不合适的。”
孙继先是中将。
那同为大渡河功臣的熊尚林,是不是起码也能混上个少将呢?
事实恰恰相反,熊尚林早早牺牲在了抗战时期,年仅29岁。